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由海关总署主管的《中国海关》杂志编制,以水平竞争力、结构竞争力、效益竞争力、发展竞争力和潜力竞争力五大维度共25项指标为评价体系。2019年榜单中,深圳、上海、广州位列前三,东南沿海地区以55个城市占据主导地位;2022年榜单显示,东部地区仍以60席保持优势,佛山首次跻身全国第12位,其外贸增速达7.7% [1-2]。该榜单持续反映我国外贸发展的梯度特征与区域协同趋势 [2]。
- 发布机构
- 海关总署《中国海关》
- 评估维度
- 外贸水平竞争力、结构竞争力、效益竞争力、发展竞争力、潜力竞争力五大维度 [2]
- 2019榜首
- 深圳市
- 区域分布
- 东部占60席,中部26席,西部10席,东北4席 [2]
- 2022增速
- 佛山7.7% [1]
- 贸易结构
- 佛山民企占比75.4% [1]
评选标准体系
播报编辑
榜单基于水平竞争力(规模体量)、结构竞争力(业态模式)、效益竞争力(质量效能)、发展竞争力(内生动力)、潜力竞争力(政策环境)五大维度,涵盖外贸依存度、新增备案企业数、特殊监管区数量等25项细化指标。2022年新增跨境电商数据、海外仓布局等潜力评估要素 [1-2]。
区域分布特征
播报编辑
2019年东南沿海地区以55城居首,环渤海(29城)、东北(34城)、中部(84城)、西南(50城)、西北(45城)呈现阶梯分布。至2022年,东部席位缩减至60城,中部增至26城,西安(第20位)、武汉(第14位)等内陆城市排名显著提升 [1-2]。东北地区仅大连(第42位)等4城入选,区域不平衡现象依然凸显 [2]。
典型城市表现
播报编辑
深圳市:2019年以综合得分蝉联榜首,外贸规模连续11年居副省级城市首位。2022年继续领跑全国 [1-2]。佛山市:2022年以79.77分跃居全国第12位,外贸总值6637.8亿元,其中对东盟贸易增长27.3%,通过建设印尼电商直播展厅推动市场多元化 [1]。青岛市:2019年位列第十,至2022年排名第18位。
发展趋势分析
播报编辑
2022年榜单显示三大趋势:
- 规模效应弱化:苏州等传统外贸强市排名波动,反映单纯体量扩张优势递减 [2]。
- 软要素权重提升:跨境电商综试区、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数量纳入潜力评估 [2]。
- 城市群协同增强:长三角(上海、苏州)、珠三角(深圳、广州、东莞)形成连片高竞争力区域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