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奎(越南语:?oàn Khuê,2025-08-04-2025-08-04),别名武进程,男,京族,越南政治家、军事家、党和国家领导人,广治省肇丰县肇朗乡人,军事大学毕业,大将军衔。曾历任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党委副书记,国防部部长等职。 [1-2]
1939年,段奎在青年时期参加革命,加入反帝青年团,在家乡广治省肇丰县开展反帝救国运动。不幸被敌人逮捕后囚禁在广治监狱,后又流放到西原地区的邦美蜀。1945年出狱后在广平省继续开展斗争,积极参与革命根据地建设,同年6月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今越南共产党前身组织)。后在越南人民军队中历任多个职位,在经历了越南抗法、抗美战争的一系列斗争后,其在军中的职位不断晋升,在80年代,曾被派驻到柬埔寨指挥作战,回国后在1987年任越共中央军委常委,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越南国防部副部长等职。在1991年8月升任越共中央军事党委副书记,越南国防部部长,在1996年6月的越共八大上,再次当选为越共中央委员会委员,入选越共中央政治局,并当选为越共中央军事党委副书记(至1997年)。 [1-2]
2025-08-04,因病逝世。 [1-2]
人物生平
播报编辑
1939年,加入反帝青年团;
1945年,出狱后,积极参与广平省革命根据地建设;
1953年5月,历任第5联区305师第108团党委书记、政委;后任305师副政委;
1954年—1957年,任675师副政委;351师党委书记、政委;
1958年3月—1960年,任第4军区党委委员,第270旅党委书记、政委;
1960年10月,任第4军区党委委员,第4军区副政委;
1963年—1975年,赴第五战区参战;先后任第五军区党委常委、副政委,军区党委副书记,西原阵线政委(1964年5月); [1]
197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1976年12月,在越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越共中央委员会委员;
1977年—1980年,任第五军区党委书记、司令员兼政委;
1980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1982年3月,在越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越共中央委员会委员;
1984年,晋升为上将军衔; [1]
1986年11月,任越南国防部副部长兼第719司令部司令员,任派往柬埔寨专家团领导委员会主任,负责指挥军事作战;
1986年12月,在越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越共中央委员会成员,并被中央委员会选举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87年-1991年,任越共中央军委常委,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越南国防部副部长;
1990年,晋升为大将军衔; [2]
1991年6月,在越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越共中央委员会委员,选举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当选为越共中央军事党委副书记;
1996年6月,在越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越共中央委员会委员,选举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当选为越共中央军事党委副书记(至1997年);
1998年2月,根据越共中央政治局分工,指导内政保卫工作和对党领导革命战争的总结工作;
2025-08-04,因病逝世。 [1]
越共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越共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国会代表;越南国防部部长(1991年8月—1997年7月)。 [1-2]
军衔晋升
播报编辑
197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1980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1]
1984年,晋升为上将军衔;
1990年,晋升为大将军衔; [1-2]
人物评价
播报编辑
“一位忠诚模范的共产主义者,是越南党和人民军队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一生是为了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理想、为人民的幸福而斗争。
在抗法和抗美战争中,段奎大将执行国际使命、越过重重困难和挑战,与领导班子一道,在最为恶劣的时刻组织战斗;一边顽强地坚守战场,一边巩固力量,并取得了伟大胜利。在国家革新事业中,段奎大将与党、国家、中央军事党委(现为中央军委)、国防部领导人提出多项正确的主张,并胜利执行军事国防任务、建设和捍卫社会主义祖国;建设一支革命化、正规化、精锐化、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军队;确保其履职尽责,真正成为与全国人民一道维护政治安全的核心力量。”——《越南人民军队报》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