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二龙塔建于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年),已有一千三百九十多年历史,传说曾有二恶龙缠斗于此,搅得土门峪、蛟峪山周围鸡犬不宁,后造此塔以镇之。西安二龙塔为一密檐式砖塔,残存7层,高18.65米,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长约7米,塔体壁厚2.16~2.2米,坐北面南,南北两面正中原有砖券门,已遭受严重毁坏。上边南面各层正中有券洞,北面各层正中设有不透体墙券门洞,均遭不同程度破坏。西安二龙塔是唐初遗物,是研究唐代前期砖塔建筑技术和工艺水平重要的实物资料。 [2] [5]
- 中文名
- 西安二龙塔
- 地理位置
-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土门峪西南山顶上
- 所处时代
- 唐朝
- 保护级别
-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编 号
- 8-0460-3-263
- 批准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西安二龙塔建于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年),已有一千三百九十多年历史。 [3]
清末民初,西安二龙塔毁于火。 [5]
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西安二龙塔第七层被拆除,塔砖用于搭建小高炉(继续拆除时因故终止)。 [5]
“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时,邻村群众要装炸药炸毁二龙塔,土门峪村民兵连长黄治杰,带领民兵阻拦,保护了二龙塔;“文化大革命”中,当地生产队为盖饲养室,将上几层拆毁。 [2] [4-5]
2005年,西安市文物局拨款重修加固西安二龙塔。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补茸塔壁和塔檐,维持“残存六级”的旧状。修葺后,实测底层每边长7.35~7.61米,西壁南偏东20度;原底层券门下半部用砖封堵,示意不能入内。维修时,塔身地面添建有砖砌方台,每边长12.5米,高0.18米。 [2] [5]
建筑格局
播报编辑
综述
西安二龙塔为一密檐式砖塔,残存7层,高18.65米,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长约7米,塔体壁厚2.16~2.2米,坐北面南,南北两面正中原有砖券门,已遭受严重毁坏。上边南面各层正中有券洞,北面各层正中设有不透体墙券门洞,均遭不同程度破坏。 [2] [4-5]
塔基
塔身
西安二龙塔塔内原有木楼梯可以攀登。塔的外部每层砖挑叠涩出檐,直檐无翼角,出檐较短,檐下砌二层菱角牙子,旋用叠涩收檐,面阔由下至上逐层有收分。塔内构造采用“厚壁空心式”。每层直壁至楼板处,都残存有木梁。楼板用砖叠涩结构。
塔刹
西安二龙塔塔刹弃于距塔北约1.5千米的吴家沟,前几年修太乙沿山公路时,埋入地下,塔刹为一整块石料凿成,平面呈方形,高约60厘米,底边长约50厘米,共4层,逐层递减,第四层雕以直径约20厘米的圆形顶。 [2] [4-5]
年代
西安二龙塔所在地过去设有寺院,当地群众称此塔为“风水塔”,从结构及发现的莲花纹方砖看,是唐初遗物。 [2] [4]
文物遗存
播报编辑
文物价值
播报编辑
西安二龙塔是唐初遗物,是研究唐代前期砖塔建筑技术和工艺水平重要的实物资料。 [2] [4]
保护措施
播报编辑
旅游信息
播报编辑
地理位置
二龙塔
交通信息
自驾:自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二龙塔,路程约28.2千米,用时约47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