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3.7型航空母舰(俄文:Улья?новск,英文:Project 1143.7 heavy nuclear-powered aircraft-carrying cruiser Ulyanovsk [10],北约:乌里扬诺夫斯克级航空母舰)是苏联海军计划建造的第一代核动力航空母舰。
1143.7型航空母舰设计排水量79758吨,吃水10.7米,飞行甲板全长322.7米,宽75.3米,采用核动力推进装置或核动力与常规动力混合推进的方式,压水堆总功率28万马力,4轴推进,航速超过30节,机库设计可载70架飞机,舰上主要电子设备为“顶板”三坐标雷达和“双撑面”对空/对海搜索雷达,舰载武器基本上与1143.5型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相同 [1]。
- 中文名
- 1143.7型航空母舰
- 外文名
- Ulyanovsk
英文:Project 1143.7 heavy nuclear-powered aircraft-carrying cruiser Ulyanovsk. [12] - 前型/级
- 1143.5型航空母舰、1153型航空母舰 [1] [11]
- 服役时间
- 未服役 [2]
- 建造单位
- 尼古拉耶夫造船厂 [1]
- 航 速
- 30节(56千米/小时)
- 动力装置
- 4台KN-3核反应堆;4台蒸汽轮机
- 舰载机数
- 68架
- 建造国家
- 苏联
建造背景
播报编辑
战略需求
航空母舰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海上飞机的作战纵深,改写了海上作战的游戏规则,受到世界各海军强国的普遍重视。航空母舰不仅拥有强大的实战能力,还常常被作为宣示力量、遏制战争的有效威慑手段,频频游弋于世界各大军事热点地区。 [18]
历史背景
20世纪80年代,苏联开始研制配备固定翼水平起降舰机(苏-27K)的第三代航母“库兹涅佐夫”号(代号1143.5型航空母舰)和“瓦良格”号(代号1143.6型航空母舰),同时开始酝酿建造第四代大型核动力航母。
苏联政府拨款对黑海造船厂进行第二次大规模技术改造,包括建成了装配和焊接车间,允许将船体分段重量增大到200吨;装备了2台载重各为350吨的自行平板车,和建成了从新车间到船台的运输车道;0号船台的长度加长了30米;建成了装配重达1700吨总段的水平船台旁平台安装了船台和船台旁平台用的2台起重量各为900吨的龙门吊车,并加装了其它新型吊车,使得整个船台上使用的吊车达到10台;同时,改造大渠舾装码头,甚至将大渠和布格-德涅伯-利曼河道竣深,以保证航母日后建成能够出海 [1] [2]。
1984年,苏联北方计划设计局和海军着手1143.7大型核动力航母的设计,最初由L·贝洛夫负责,后由尤·瓦弗洛梅耶夫领导设计。在苏联1143.5型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的基础上,设计方并很快拿出新型核动力航母的设计图纸,苏联海军决定建造两艘1143.7型核动力航空母舰(又称为:重型载机巡洋舰),并将首舰命名为“乌里扬诺夫斯克”号 [1] [6]。
发展沿革
播报编辑
初期建造
作为1143.5型航母的进一步发展与改良,苏联海军开始建造1143.7型航空母舰。由于1143.5库兹涅佐夫级航母并未达到期望的战斗力,因此新的1143.7型航空母舰仍然使用了滑跃甲板,但同时在斜角甲板上却计划安装两部蒸汽弹射器,加大了舰载机的投射能力以提高战斗力 [7]。
1143.7型航空母舰首舰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该舰起初命名为“克里姆林号”,后来又被命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源于俄罗斯城市乌里扬诺夫斯克,列宁的故乡是辛比尔斯克,后来辛比尔斯克被并入乌里扬诺夫斯克,而该城市恰恰就是为了纪念列宁 [1]。
涅夫斯基工程设计局于1984年12月开始设计第四代重型载机巡洋舰,计划号码为“计划1143.7”,在1986年完成了初步的设计,2025-08-06下达订单。
2025-08-06,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工建造,名为乌里杨诺夫斯克的“订单107”移动至造船台,原预定1995年12月服役。 [1]乌里杨诺夫斯克号航空母舰最初命名为克里姆林号,而后为纪念列宁(原名乌里杨诺夫)又被命名乌里杨诺夫斯克号 [1] [5]。
项目停工
到1991年底,船厂共加工“乌里扬诺夫斯克”舰钢材29000吨,核能蒸汽发生器已在车间组装。苏联解体后,拨款中断,施工停止,而此时船台大合拢已近尾声。 [1] [10]。
技术特点
播报编辑
总体设计
1143.7型航空母舰首舰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设计排水量79758吨,吃水10.7米,飞行甲板全长322.7米,水线长301.5米,宽75.3米,可用面积已经达到美国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的96%。该航母正式确定采用核动力推进装置或至少采用核动力与常规动力混合推进的方式压水堆总功率24万马力,4轴推进,航速超过30节全舰编制2300人,其中包括1500名航空勤务人员。主要电子设备为“顶板”三坐标雷达和“双撑面”对空/对海搜索雷达,舰载武器基本上与库兹涅佐夫号相同 [1]。
由于缺乏西方的技术支持,也没有任何传统使用经验可以借鉴,苏联人在发展航母时因地制宜,走了一条独立的发展之路,集中在首次使用弹射起飞的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上体现,航母设有2座蒸汽飞机弹射器和一座滑跃起飞甲板,两台飞机升降机 [1]。
舰载武器
1143.7型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空母舰的舰载武器种类多、数量大。反舰导弹为SS-S-19型,由1座12单元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发射,共备弹12枚。该型导弹的最大射程为550千米,而美国航母编队整体防御的最大直径一般为370千米,表面“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可在远离美国航母编队处用舰载导弹进行攻击。
该航母舰载防空导弹为SA-N-12型,由4座6单元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发射,共装弹192枚。SA-N-12为陆基SA-17导弹的海基型,弹长5.5米,翼展860毫米,弹径400毫米,弹重720千克,战斗部可装70千克的高爆破片弹药或50千克高爆弹药。SA-N-12为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作战时,采用惯性和指令制导,半主动雷达寻的,射程50千米,射高24千米。以上性能已与西方同期的舰对空导弹相当,特别是SA-N-12的飞行速度达到4马赫。按导弹最大射程计算,当敌方飞行员在距离“乌里扬诺夫斯克”号50千米时,SA-N-12导弹的发射是很难被机载雷达发现的。而从导弹发射到击中目标,只需不到40秒钟的时间,况且导弹发射势必是为了攻击来袭的敌机,导弹飞行方向和敌机飞行方向大体相对,这就更加缩短了这2种武器“相会”的时间。当敌方飞行员通过自身飞机或预警机的雷达发现来袭的SA-N-12导弹时,飞行员再想进行规避已无可能 [1]。
该航母上还设有8座CADS-N-1“卡什坦”近程防御武器系统,用于对来袭导弹进行最后的硬杀伤。该系统是世界上技术成熟、作战能力强的近防系统,武器部分由2座四联装舰空导弹发射系统和2座双联装6管30毫米AK-630舰炮组成。使用时,2种武器一起随动,先由SA-N-11舰空导弹的射速达10000发1分,加上使用破片弹药,使毁伤概率达到50%左右。为应对多方向饱和攻击,该航母上飞行甲板四角各设2座“卡什坦”,每座备舰空导弹40枚,加上发射装置上的8枚,共计每座拥有48枚SA-N-11,8座就共有384枚导弹,按2枚导弹能100%击毁1枚反舰导弹算,共可拦截192枚导弹。何况SA-N-11舰空导弹的单发命中概率已达80%~90%,加上AK-630速射炮的补充,“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抗饱和打击不成问题 [1]。
舰载战机
机型包括苏-27K、苏-25K雅克-44和卡-27直升机。典型搭载方案为30架苏-27K战斗机,20架苏-25K攻击机,数架雅克-44早期预警与控制飞机,15~20架卡-27直升机。以上机型中大多数是苏/俄舰载机,但雅克-44较为少见。该机是20世纪80年代末前苏联研制的舰载预警机,由雅克福列夫设计局设计,外形酷似美国E-2C预警机,西方同样称之为“鹰眼”。该机最高时速可达740千米,实用升限13000米,续航时间65小时。机载旋转式雷达天线直径7.3米,对大型目标(如轰炸机)的探测距离为300千米,对中型目标(如战斗机)的探测距离200千米,可同时跟踪120个目标。该计划最终因前苏联解体和多艘航母建造的取消半途而废,生产的样机从未上过舰 [1]。
动力系统
1143.7型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空母舰以核能作为动力源,安装4座KN-3型核反应堆。在“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设计之时,苏联第一级核动力水面舰艇“基洛夫”级已有3艘建成、2艘服役,其上安装的反应堆便是KN-3型。苏联海军在拥有这型反应堆在军舰上的设计和使用经验后,才决定在新航母上安装同类产品。其实KN-3型反应堆最早已用在民船上,型号另称为OK-900,1971年便在改进后的前苏联第一艘核动力破冰船--“列宁”号上使用。反应堆经过2个回路产生的蒸汽,推动蒸汽轮机产生动力,带动4台减速齿轮和4根推进轴。“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因安装了4台反应堆,使产生的功率达到240000马力,该舰的最高航速30节。航母采用核动力的最大优势是在反应堆寿命期内(11.5年)舰艇具有无限的续航力 [1]。
舰电系统
1143.7型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空母舰上的电子设备大体与“库兹涅佐夫”级相同,布置也极为相似。圆柱形的“饼架”飞机战术导航系统雷达天线位于“岛”的顶部,其上设“顶板”三坐标雷达。保留了“天空哨兵”相控阵雷达,“活门”火控雷达代替了“库兹涅佐夫”级上的“十字剑”雷达。除卫星导航系统外,舰上还装有“棕榈叶”导航雷达,“赛尔吉尔”导航系统。舰载声呐有MG-342“猎户座”/“马颚”舰壳声呐,MG-335“白金”/“马尾”拖曳阵声呐。“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探潜手段十分先进,与攻潜能力极不相称。另外,舰上还设有拖曳鱼雷诱饵,是被动对付敌方潜艇攻击的好办法 [1]。
性能数据
播报编辑
舰体参数 | |
---|---|
舰长 | 321.2~324.6米 [1] |
舰宽 | 79.5米 [7] |
吃水线长 | 302.6/303.3米 [1] |
吃水深度 | 约10.6/10.8-11米 [1] |
标准排水量 | 62580吨 [7] |
满载排水量 | 73400吨 [7] |
飞行甲板 | 长:322.7米,宽:75.3米 [1] |
性能参数 | |
最高航速 | 29.5节 [7] |
续航力 | 基本无限 [1] |
舰员编制 | 2300名船员,1500名飞行组员,40名参谋 [1] |
动力系统 | |
动力装置 | 4座KN-3-43核反应炉、4座蒸气涡轮机 |
总功率 | 28万马力(176.5兆瓦) [1] [7] |
传动推进装置 | 4轴4桨 |
舰载武装 | |
舰载机 | 可容纳40~50架喷气式舰载机、20架直升机: 24架苏SU-33战斗机或米格-29K战斗机或苏-27K或雅克-141垂直起降型战斗机; 4架雅克-44预警机;16架卡-27反潜直升机;2架卡-27PS搜救直升机 [1] |
导弹火炮 | 3K95"匕首"/SA-N-9拳套防空导弹;12座P-700花岗岩反舰巡航导弹 8座CADS-N-1近距离防空系统(双联AK-630型30毫米近程炮、8枚9M311K/3M87/SA-N-11巢鼬舰射防空导弹〕;12座SS-N-19舰舰导弹,SA-N-19舰空导弹 [1] |
舰电装备 | |
声呐 | Zvezda-2主动搜索/攻击(中低频)声纳和MGK-345Bronza/Ox Yoke舰体声纳 [1] |
雷达 | 2座三面对空搜索雷达;1座MR-710“顶盘”三座标对海/空搜索雷达,D/E波段 2座MR-320M“双支柱”对海雷达,F波段3座“棕榈叶”导航雷达, I波段火控4座“十字剑”,K波段,控制对空导弹 8座“热闪”火控雷达,J波段,控制近防系统 [1] |
电子设备 | 电子干扰:2部PK-2、10部PK-10 [1] [3] |
该级各舰
播报编辑
1143.7行航空母舰,原计划建造2艘,各舰概况:
序号 | 中文舰名 | 建造船厂 | 开工日期 | 下水日期 | 备注 |
---|---|---|---|---|---|
1 |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 | 尼古拉耶夫 | 1988.11.25 | 未完工 | 1992.2.4拆毁 [1] |
2 | 未定 | 未定 | - | - | 建造计划撤销 [1] |
后续动态
播报编辑
拆卸解体
因为苏联解体而使乌克兰经费不足放弃继续建造该舰,至1991年11月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舰体约有30%完成。建造停止后,挪威的一个造船公司向尼古拉耶夫船厂下了建造6艘大型商船的订单。该批商船很大,以至于只能在尼古拉耶夫船厂的建造“乌里扬诺夫斯克”的零号船台建造。同时订单很急,要求马上就要开建,且建造定金也很丰厚。为此,就要空出船台来造商船,但造了30%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还在船台上。在船厂犹豫时,另一家美国废旧钢铁回收公司说要收购废旧钢铁,而且开价一吨450美元,高于当时国际废钢铁的收购价格。一边等着要零号船台,一边急着要废钢铁并开高价,尼古拉耶夫船厂最终做出选择,把完工30%的苏联海军第一代核动力航空母舰彻底解体。在解体工作基本结束却还没有完全完成时,西方的两家公司都变卦了,挪威船厂通知由于市场环境影响,原来的订单取消违约金照赔。美国收购旧钢铁的公司派来代表,推说国际市场废钢铁的行情有变,只能支付价格150美元一吨废钢铁。最后,尼古拉耶夫船厂别无选择,航母已经解体只能贱卖。
2025-08-06,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舰体被彻底拆毁 [5] [13]。
再建续闻
2019年7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办的国际海军沙龙上,俄罗斯涅瓦设计局展出了其新型核动力航母11430E“海牛”模型。新舰不到9万吨,舰体结构也与苏联时期的1143.7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如出一辙,都是涅瓦设计局的产品 [12] [15]。
2025-08-06俄罗斯媒体披露,俄罗斯将筹备建造世界最大航母。塔斯社称俄海军正在继续制定战术技术任务书,任务书获批后将交给联合造船集团。早前俄国防部曾指出,或在2025年底签署合同,到2030年新航母应入列舰队。建造新航母采用苏联时期未完成建造的1143.7型“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的图纸及其他技术文件 [8]。
总体评价
播报编辑
苏联海军将领对1143.7型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空母舰寄予了太多的期望,为乌舰赋予了繁重的作战任务。首先,乌舰必须为苏联水面舰艇编队和水下战略导弹核潜艇,以及陆基喷气式航空兵提供空中掩护;防御敌国舰载航空兵的袭击,并尽量拦截它们,摧毁敌方的水面舰艇和水下潜艇。其次,乌舰要为海军陆战队的登陆作战提供有效的空中遮蔽和火力支援;还要使用预警机和电子侦察机对敌方舰队进行不间断侦察和监视 [4] [6]。(《现代舰船》 评)
1143.7型航空母舰是苏联第一艘超级航空母舰,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它使苏联海军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蓝水海军的地位 [7]。(《世界航空母舰全览》 评)
1143.7型航空母舰作为苏联第四代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工建造,该航母满载排水量8.5万吨,首次采用核动力和蒸汽弹射器,虽和美国航母相比尚有不小差距,但已接近现代航母的最高水平 [17]。最后苏联的核动力航母梦,随着“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拆解最终破碎 [16]。(中国军网 评)